EN
44

隐形


《隐形》的创作原理

展望 2016-2017

 

概论:
用数学创作雕塑(不是数字雕塑),完整的过程是:艺术家想象并产生最初的观念,然后由数学算法依据这个想像的要求和规约对作品进行不加控制的再创作(主要是形变),最后再由艺术家决定材料和完成最后的视觉效果。(这个观念一定是物质世界无法实现而必须借助数学的,这样才有意义。数学公式是非物质的运动,但它可以虚拟物质世界本身)。

《隐形》系列作品的观念来自于对大理石花纹形成的想像,将人体的形象放入灼热的岩浆中随着流动产生各种形变。作品以艺术家自身为原型,通过扫描转化为数据粒子,放入同是数据粒子化的流体力学环境中进行运算,由此产生不确定的形变。理论上数学中的粒子可以无限小也可以无限大。

计算流体力学是一门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兴学科,结合这门科学方法的创作实验试图超越已有的靠人类想像力和手工实践以及观念推理的艺术创作方法,相当于直接对应艺术家的心灵世界和假想而运算出来的雕塑。

 

原理1:表面形式
非线性的流体运动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经过计算流体或拟流体以及未知流体的复杂动力学问题进行近似处理,在三维环境下增加了一个多种力学无穷共舞的维度。在这个环境下,由粒子组成的身体与同样是粒子组成的大环境相遇,身体粒子被流体粒子挤压冲撞,发生扭曲,伸拉,缠绕,渗透直至破坏等无规则变形。在这里人体与环境相适应,能够从不可测的变化环境中吸纳力量并及时做出反应,在不平衡中找平衡,最后做到与环境相融,耗散自己的形式进入一个永无休止的大循环中。粒子之间最终打破边界混在一起,犹如浸在石灰岩浆中一起翻滚流动又始终保持自身特质的某种物质,无论怎样混合变化都不影响随时把身体粒子变形后的形状单独提出,而且所有进入限定环境的粒子数量和物理能量即不会减少也不会消失,它是以宇宙间物理能量守恒定律作为基础的。

 

原理2:生物现象
正如“生命的根本特性,大概就是生物系统可以响应环境中的驱动信号并改变自身的状态。环境发生变化,生物就做出响应,这些环境信号通常使不可测的,但生命系统却能够积累经验,存储关于环境的信息,并利用信息来知道未来的行为”。(环球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Philip Ball文),依据这个原理,《隐形》表现出这种被迫适应的无奈,它代表深层次的人的灵魂的复杂性,而且这种复杂性是通常我们看不到也不会注意的,人们更愿意相信正确和高尚的自己而往往忽视自己的天然属性。依据人的天然属性是不可能纯粹独立活着的,否则就不是天然的人,它必须依据环境而产生变化。

 

原理3:不确定的运气
在可视化软件动画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完整的形象是如何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过程,你可以选择你需要的形状,但无法预设你想要的形状出现,如果想要得到你需要的形状,则需要反反复复的耐心等待,但这种变化常常不以自己的意愿行事(意愿往往并不真实),我们只能任其自然发展然后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整体形变是一个从有具体形象到变化成混沌无形状态的渐进过程。

 

原理4:数学
形变过程不可逆,粒子离散后无法回到原貌,也不可能获得重生,但可以无限重复这个方法:每一次由人开启按钮,初始力来自于类似掷骰子行为,撞到哪个数字就会产生不同的第一推动力作为指令,在它的驱使下靠数学公式对粒子一路上的变化(不同的时间和叠加的变化)加以整合计算并决定下一步的方向,数点般的粒子作为一种算法方便产生两者互动的形变,无规则而又随机,就像自然界不可测的气象与风动,同时也方便在其它软件中构建出形状。通过曲面积识别技术将粒子化的物体重新转化为可进行三D打印的文件,最终实现雕塑化的呈现。


结论
石头镜像复杂的反射如同大理石花纹,流体力学靠指令+公式+大自然参数与算法模拟了这些花纹形成的环境,形变后雕塑化的呈现相当于内在的镜像外化成可视的对应心灵的形象——我称之为“隐形”。

有两个方面是完成此作品的重点:

一个是:2009年我曾经创作《心形》录像作品,形状是由心脏跳动引起,通过形状我们会看到每一次的心脏跳动都不会重复,这可能是由于心脏跳动的力度和时间每一次都有微妙的差别所致,由此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心脏跳动的复杂度=大自然本身的复杂度,这对《隐形》作品的出现有所启发,依据这个原理,我要求科学家在进行数学运算的时候要做到与大自然相同,既:每一次的形变都不能重复,就像创造了一个自然本身而不是模拟自然的外形。

另外一点就是:在探讨艺术家真正要表达的东西如何更直接的通过形象展现,也就是说不必在通过施工过程,因为这些过程往往造成对艺术家心灵的阻碍,不能直接的传达想法,其实选择是最接近无障碍表达的,而手工制作,材料和色彩都会不同程度的形成障碍,使艺术家的心灵不能直接呈现。借助数学计算提供给艺术家需要的所有一切可能,剩下的就是选择,当然,最原初的规约与设定,简单说就是观念,只能由艺术家自己提出,因为这涉及到艺术的理想和隐藏在艺术品之内的真实意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个艺术的创作过程更像是艺术家创造了一个由科学家参与的艺术作者,它是根据艺术家的原初观念进行再创作,做为原创的艺术家最后是靠选择形象和决定最后效果来表达自己的。这个过程既是:由艺术家负责最初的观念和判断——创作者负责执行(无论是借助科学或自然原理)——由最初的观念提供者(判断者)选择形象制作并负责最后完成效果。(中间一步为什么也叫创作者呢?因为它负责创作不同形象,但不负责总体判断)。

谁是真正的创作者?这个讨论在文革期间最为尖锐,因为当时的文艺作品虽然都有作者,但在作者之上其实还有真正的作者,是他们在下判断和指导思想,可以参考收租院的文献中显示的来自上级的指示。在《隐形》作品中,由于科学的进入,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真正的创作者到底是谁?假如数学算法可以创作一切的话,那么艺术家的最初判断是否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也就是说艺术家的思考和观念和想象才是真正的创作?还同时包括完成作品的最后效果?本文提出的是艺术家在未来的智能时代作为艺术家创作的完整位置。


(文中科学内容参考计算流体力学与艺术的相关报告-清华大学教授 彭杰)


上一个作品 返回列表 下一个作品